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35|回复: 1

吃鱼会聪明? 变笨才对!

[复制链接]

19

主题

1

回帖

0

精华

注册会员

积分
115
威望
70 点
资产
297 金币
注册时间
2016-3-6
发表于 2016-3-14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吃鱼会聪明? 变笨才对!
! I1 X2 {7 Z" i, ?2016-03-14智诚堪布
# E8 X' l( y" f! I" c- b! Z$ _6 k " W' E: x/ h$ f$ L/ M, d9 K2 e

) O: V. z9 ]# U
9 i4 [; L! U6 `5 c7 n

) U; o7 D8 [4 C$ P6 Y& k/ J+ S鱼的新定义应该是:蛋白质和脂肪的一种混合物,并加入了大量有毒的化学物质做调料。此外,在许多鱼中发现的蛔虫是半透明的,很难被查看到。
+ S, i6 e6 U+ [; i6 r) o
, S0 R) V2 b% q- I( B0 s——(美)彼得·博尔西《原来吃素最健康》; n, q5 a8 W7 I+ {; M

, [4 R7 u! v0 n  n: j

+ y/ E, ]: L: W# Z. f9 \* B

1 Z3 l& w% e- ?* [) F; ~- _  s4 F1 g+ D( B% j. Q

看了一些电影和纪录片,我不禁感慨,大海的神奇和美丽越是令人惊叹,人类对海洋的破坏就显得越残忍。

今天,来聊聊不吃鱼的10个理由。不只是为了海洋的生态,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 U! ^! l# v3 _& ]3 Z( {* I6 l

7 T& z4 Q5 r4 K. U
理由No.1 塑料垃圾正在毁灭海洋
. o! `. U( O8 a$ V

2016年1月19日,世界经济论坛与爱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全世界海洋中有超过1.65亿吨的塑料垃圾。如果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海里的塑料垃圾会比鱼儿还要多。每年有超过800万吨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这等于每分钟有一辆垃圾车把载满的垃圾倒入海洋。

95%的塑料垃圾在海面以下,对海洋生物造成巨大威胁:水体污染,水质恶化,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海洋生态系统被破坏,大约700个海洋物种濒临灭绝。

海中最具威胁的塑料垃圾就是废弃渔网,它们有的长达几英里,被渔民们称为“鬼网”。在洋流的作用下,这些鱼网绞在一起,成为海洋哺乳动物的“死亡陷阱”,它们每年都会缠住和淹死数千只海豹、海狮和海豚等。
/ ^: d1 e) y' Y6 a# u, _8 w+ J$ x

6 Y  p* T9 `( j) I) T' H
理由No.2 健脑食物?重金属&化学毒素库!! e. I; x4 ]/ c. C

美国南加州近海水研究计划的负责人指出:吃鱼的人血液中的DDT含量比不经常吃鱼的人高出五倍多!

工业污染物汞会通过空气和水的传播和食物链进入鱼的身体。各种鱼的体内都含有不同水平的汞,如果,你想要避免汞这种有毒的重金属,还是不吃为妙。

鱼的血肉和脂肪都会携带相当高含量的化学残留物,甚至要比他们生活的水域所含有的化学物质还高数千倍。美国生物多样性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全世界84%的海产品都汞含量超标,并且建议孕妇和幼儿只适量使用某些汞含量较低的海产品。
1 t' t- _7 _8 D% U$ ]


- p+ }/ y" e4 A1 r理由No.3 吃鱼会聪明? 变笨才对!
- r; w: b5 A' e! M0 X

我们的海洋充满了多氯联苯(PCBs)污染物,并集中残留在了鱼的体内,尽管这种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已经被世界上很多地方禁止。多氯联苯会致癌并影响神经发育——包括短期记忆和学习,以及损害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能力!所以,想要聪明,吃鱼可不明智。

2011年,美国科学家发现纽约哈德逊河的鳕鱼为了抵抗河水污染带来的伤害,通过应对多氯联苯和二恶英的基因突变而存活下来,不过也将这两种剧毒物质带入食物链。研究人员发现这里94%的两岁大的鳕鱼都患有肝肿瘤。纽约大学医学院教授艾萨克·维尔金指出:“它们是鲈鱼的主要猎物,你可能因为食用鲈鱼或这些变种鱼而中毒身亡。”。
) j7 Y5 t$ [/ P' Z/ U- R


' q/ i& ^; {# s+ b, s理由No.4 鱼多得吃不完?濒危!" r5 t' K4 o3 M- W2 ^

WWF世界野生动物组织报告显示,全世界40%的海洋渔获因为没有经济价值,最终都被抛弃了,即每年有3800万吨鱼白白死亡。

人类的过度捕捞,对整个海洋生态是一个潜在的不可逆转的冲击。商业捕捞造成大型食肉鱼类已经灭绝了90%。现代的工业化捕捞,比如“底拖网捕捞法”,每一次就抓住并杀死了成千上万的鱼,并对海床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科学家预计,到2048年,所有的鱼类将因此而彻底消失殆尽。人类总有一天会为了自己的贪婪付出惨痛的代价。有时,海龟、海豚等大型海洋动物也会被通过残忍方法捕捞上岸。
: {' X* w' c2 D/ d# ~8 i% g


) D- a/ [% J9 l0 n理由No.5 可怕的海洋死亡带
, V/ r, D/ j# n+ y; r3 M- F6 E

海洋死亡带正在全世界各地不断扩张,海豚等鱼类大量死亡,为人类拉响了警报。

在全世界许多国家,渔场造成的营养物污染比人类自身造成的还要多——抗生素、化学物质、框架材料、残余的食物等等。这些污染物随着海水遍布到了全世界。营养物污染造成了施肥效应,从而直接导致藻类爆发性的繁殖。

过量繁殖的藻类会降低海水的氧含量并促使氨和甲烷的产生,而这会毒害当地的海洋生物,从而出现大片的海洋死亡带(Ocean Dead Zone)。
! R% N) P9 h' I) d


8 g' V# d0 P7 R  y' b理由No.6 毫无人道的屠杀* M: G/ ]# X" i

《美人鱼》里邓超在网络搜索声纳对于海洋生物的威胁时,电脑屏幕上晃过的一张血腥照片,其实这张图片来自奥斯卡获奖纪录片《海豚湾》。电影中人类对人鱼族的屠杀也映射着日本“太地町”大规模猎杀海豚的血腥行径。

整片海水都被血水染红了……鲨鱼群、鲸群和海豚群(鲸鱼、海豚不属于鱼类,但命运是一样的)等被包围并赶到浅滩区域,然后全部被人用匕首和砍刀屠杀,其中的年幼的一些得以幸免,却被卖到了水族馆囚禁起来为人类表演……被屠杀的海豚随后被伪装成鲸鱼肉,登上日本超市的货架。

人的牙齿,有时比利刃更锋利更寒冷……


5 [2 K, f8 u5 p% g5 A理由No.7 水产养殖不可持续且危害健康
$ f; n9 C$ |$ o6 B; k

海里的鱼吃不成,那么养殖场的鱼呢?

养殖密度过高,卫生条件差,病害暴发、并发、多发,为了抑制病害减少鱼的死亡,养殖场只有给鱼喂抗生素。

2011年,《经济观察报》引用一位烟台水产老板的话:海水养殖的鱼类100%都有抗生素,避孕药1周喂2次,海参还要用福尔马林泡,本地人根本不吃。

事实上,水产养殖场的养殖的鱼比全世界养的牛还多。它们在水产养殖场承受着疾病、拥挤、互残和其他残酷行为所带来的痛苦。40%的养殖鱼类在还没被杀之前就已经死去了。
" ~) O/ e$ s) M

* V- s2 x9 Y+ X0 d- x
理由No.8 鱼很沉默,但也会疼
1 }3 O+ V& r, n

有的人不忍心吃猫狗,也不敢看杀鸡或猪牛羊,却能毫无负担地吃鱼,您可知道,虽然鱼儿(包括所有动物)或许在在您看来沉默,但动物们和人类一样害怕疼痛,害怕被杀。

实际上,科学家发现:鱼类同样有大脑和感受疼痛的神经系统,它们和人类一样有疼痛感。
3 Q/ w2 g% x& F  H

% U' c& ~3 n! j4 T' s
理由No.9 不吃鱼吃什么?我们有更健康的选择!
. [- M1 u2 ]( k% h

鱼的新定义应该是:蛋白质和脂肪的一种混合物,并加入了大量有毒的化学物质做调料。此外,在许多鱼中发现的蛔虫是半透明的,很难被查看到。

——(美)彼得·博尔西《原来吃素最健康》

让鱼类远离你的餐桌不仅是为了它们,更是为了你自己的健康!鱼自身并不产生欧米伽3脂肪酸,它们也需要从海藻中获取欧米伽3。亚麻籽、奇异籽、火麻仁、芝麻、核桃、杏仁、海藻、牛油果都含有丰富的欧米茄3,另外,你或许不知道,黑豆、红腰豆、白色花椰菜和孢子甘蓝,也富含欧米茄3,所以不妨经常吃这些健康的蔬菜粮食。

此外,你甚至可以自己尝试着用紫菜和一些其他食材混合做出鱼的味道哦!(比如用鹰嘴豆可以做出味道逼真的“金枪鱼”沙拉哦)


$ d, Q% e, f2 ]% \. a4 a; t/ ~理由No.10 为了能够坦然看着它们的眼睛

卡夫卡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是一名素食者,曾经在反对活体解剖的运动中很活跃,他也是生食(蔬果)的最早批的拥护者。

卡夫卡决定终身吃素后,在柏林水族馆,他望着水族箱里的鱼,喃喃自语:“现在,我终于可以平静地注视着你,因为我已经不再吃你了。”


8 G6 M8 P/ [" b4 ]( K/ X
3 i$ p+ D4 l2 W; N4 i$ _

来源:网络

5 Q4 Y; q) h1 Z

- @& b# G4 n* P  b, E# V" N

" O" P* i- r, n* K7 e. Z
. }6 D: _4 x& C9 r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16

主题

265

回帖

0

精华

中级会员

积分
439
威望
0 点
资产
1037 金币
注册时间
2022-9-4
发表于 2022-9-18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吃鱼的和不爱吃鱼的都沉默了。。。
家庭网络37.99/m起 还有中文电视等 VX:395803586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加拿大伦敦华人网

GMT-4, 2025-5-14 07: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