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 积分
- 919
- 威望
- 73 点
- 资产
- 3049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3-11-20
|
孩子做错事我们常常会气愤的忍不住要动手,但又总听说打孩子不好,这叫一个矛盾啊!小邦觉得我们真的应该向外讨讨经,来看看美国的父母都是怎么惩罚孩子在美国打孩子,你等着进监狱吧!9 Y& R* P' g# M* U" A0 `) o! M
% b6 {' o; D8 \9 D8 ]9 u 在 美国,严重的打骂孩子都属于违法。你一怒之下扇了孩子一巴掌或者狠打了孩子一通屁股被别人知道了,你就有可能在第二天失去了对孩子的监护权,孩子会被送到 福利院收养,而你也可能会因虐童罪而被送进监狱。甚至你的孩子如果在幼儿园随口说了一句“昨天我爸爸打我了”之类的话,警察也会马上找上门来。
" P9 I: K" [5 z* R( X6 E) T
9 [1 I* x P7 K4 _. S* P. e 中 国有两句老话叫“棍棒之下出孝子”和“不打不成器”,似乎教育手段上离不开“打”字。的确,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让父母气愤难耐甚至束手无策的 时候。教育孩子需要奖励与惩罚手段并行,惩罚也是教育过程中让孩子认识错误必须的一种手段。那在不能打孩子的美国,父母们是用什么手段进行惩罚教育的?
8 M' X8 q# J5 x) ~: j
& v; U+ ^! d, ^/ _: o% v4 E: B+ f! z/ F 美国惩罚法——“独处”和“限时” {% _# S+ Z- R$ Q
0 D7 U) o2 B9 o# C4 B/ b6 } 在这几年接触了很多美国家长和他们的教育方式,我总结了他们的惩罚方法,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两点:“Time Out”和“Time Limit”,也就是“独处”和“限时”。我这翻译可能不够传神,且看我来分析一下这两种惩罚手段。
5 C- C: k2 M" T. l6 A8 [
1 |0 x3 r( N$ \+ I% i: e( k; p 汉娜咬妹妹,你得独处了!- Z) T" w" f3 h( Z% Z
! H, x6 [& o$ D* o! a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带宽宽到好友梅丽莎家里玩,梅丽莎有三个孩子,分别是4岁、两岁半和一岁。两岁半的女儿汉娜正处于第一阶段的叛逆期,在美国被称为“TerribleTwo”(“糟糕的两岁”),常常会大发脾气乱扔东西,或者在争抢玩具时咬人。" n4 C4 m+ N) F8 g. h9 S& A
2 E5 L# B1 O0 D0 \0 S. t' f& K4 K2 s 有 一次大家一起玩的时候,汉娜把要过来一起玩的妹妹推到了,还狠狠地在妹妹的手臂上咬了一口,妹妹痛得哇哇大哭。梅丽莎闻讯从厨房出来,一看汉娜咬了妹妹, 二话没说把她抱起来,把她放到楼梯上去并说:“You need to time out!”(你得独处了/你不能再玩了)。
9 j- L- ]# e* c& ]1 H* r# _( o$ K! S3 o7 a
汉娜在楼梯上坐着,也哇哇大哭。其实她可以自己下来继续玩,但她并没有那样做,而是一直坐在那里哭,而梅丽莎则继续在厨房忙碌,并没有理会大哭的汉娜。
& j, S1 @, D9 h' C/ l2 t1 @) l- {; i* z+ @- m
哭了约十分钟,汉娜终于不哭了,这时候梅丽莎才走过来,问汉娜知不知道自己什么事做错了,汉娜点点头说不应该咬妹妹,梅丽莎表扬她勇于承认错误,然后给她讲了一通道理,便把她从楼梯上抱下来亲吻了一下,汉娜便又欢天喜地地跟妹妹玩去了。说一不二,不再犯同样的错!
* T" y7 L0 d9 Q5 O
9 T- Z0 n! F+ g4 `9 r; a2 C1 T 邻居家有一个10岁的男孩凯德,长得不但俊俏,且彬彬有礼十分懂事,对比他小的孩子也十分照顾,常常牵着宽宽的手带着宽宽玩。有时凯德想把宽宽抱起来,他会先跑过来问我是否允许他抱宽宽,征得我的同意后才去抱宽宽玩各种游戏。5 o# {. N1 \+ L% c
* m/ Y3 L4 F: i1 x& f9 e
我非常喜欢凯德,一直想知道他的父母是如何把他教育得这么好的。有一次去小区游泳池游泳,刚好凯德的父母也在,我向凯德的妈妈征询她是如何培养凯德的,她说她对孩子向来是说一不二。
+ D% Q0 M; c4 m( j1 `$ l
- D( @& x, P9 z, U; ^) r4 O9 E 其时正好凯德在与朋友玩水,兴奋起来他直接就从不允许跳水的区域往水里插进去。凯德的妈妈看见了,提醒了他一句,结果没几分钟凯德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凯德的妈妈把脸一黑,让凯德马上上岸来。9 f+ }/ N4 ]# Y) q& Q0 a) c% a
% T) A, @1 j2 s, y9 e; {0 O 凯德上岸后,妈妈指着旁边的一棵树,要求他坐在树下10分钟不允许再到水里去。凯德虽有不快,但也乖乖地坐在树下,等10分钟过去后,妈妈才允许他重新到水里去,且凯德也从此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I7 |' X m5 Q: |; |6 H& r
' _1 V9 t% b' b' A7 `. r. E 限时结束了,必须走!
/ Q" {; z7 \% v0 M: r }# |4 _) L- A7 R5 H
在小区的儿童游乐场常有这样的现象,孩子们常常会玩得很高兴,该到回家的时间了也不愿意回家,无论家长怎样催促也不肯离开。, @2 t: Z% Y% x; _1 t
; R! o. f( u6 ^5 A
) r/ N, Q& o8 q H3 D美国妈妈大多不会不断地唠叨催促,而是直接跟孩子们说:“孩子们,再玩五分钟就回家!”通常这时孩子们会赶紧找自己喜欢的项目玩,五分钟过后,妈妈一声令下,大家便都乖乖跟着回家了。 A% C# m/ x0 G( q6 o2 q5 g
3 l+ H$ m5 j: `! r- L. X, W0 P
我开始觉得很惊讶想知道这些妈妈是如何做到让孩子这么听话的,因为有时我让宽宽回家,他也会要求继续玩而不愿意离开。后来我也会跟宽宽商量说“再玩5分钟就回家好吗?”宽宽没有时间观念,通常会满口答应。
]1 y$ `: O8 |4 h
7 |; U+ p$ d: D! \5 _ 但等5分钟过后,他就会耍赖说“还要玩”。我想要让孩子说话算数首先得自己说话算数,于是不管他如何哭闹扯着他就走,即便他乱踢乱蹬哭成泪人也不理会。# ~# B( o# k$ ^3 g) W; @- _' i
* X. P8 m0 R8 w5 J' _" n
结果就这样两三次后,以后我每次给宽宽做什么事情限时,如洗澡玩水限时,该去睡觉限时等,他都会乖乖地在我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从此不再用哭闹跟我对抗了。
9 `8 w3 {0 E$ O, ?& H- |6 R2 f+ `; c2 w# `9 Y6 r
剥夺玩的权利,孩子会吸取教训!5 M1 Y- q/ N D! `; B5 Y% I. E0 a
$ M8 c( v% K; r 玩是孩子最热爱的事,剥夺玩的权利来作为惩罚手段,的确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孩子下次也容易吸取教训。
# a- H/ i* q T; s4 Y) l8 s- m6 L. x# t$ h6 ?+ r) b8 F8 X
但 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为孩子总是会跟大人对抗的,且孩子总是很会察言观色,如果他一直哭闹家长就心软下来,或者嫌烦而满足孩子的要求,又或者因为孩子不 理会自己的斥责而作罢,破坏了自己订立的规则,那孩子下次遇事就会用同样的手段来对付家长。要有效做到“Time out”和“Time Limit”,必须要从婴儿期做起。规则与执行力度不够,父母很累
2 u# t1 |8 u6 B n: Y( U0 K4 V* o2 g
8 Z/ u* k" y1 G* Q0 q) i6 C 美 国很多妈妈一人撑起照顾孩子和家务事的重任,很多家庭还常常是有几个孩子,但看起来美国妈妈似乎带孩子比中国人更轻松:把孩子往玩具房一放,便可以安心做 家务;把孩子往床上一放,孩子便乖乖睡到大天亮;把孩子往高椅上一放,孩子便乖乖自己吃饭……有很多中国妈妈常常感叹家里几代同堂五六个大人照顾一个孩子 却都会累趴下,晚上需要抱着摇着睡觉,出门需要轮流抱着,吃饭需要追着喂,做作业需要陪着做……这种差别就在于孩子从小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力度是否强硬。" `" p9 @" g7 X
) ~ p/ D/ G( s6 E+ E' r1 y 有一个朋友的儿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常常一玩起来几小时都不停歇,父母常常为此而骂骂咧咧孩子却当做耳边风。有一次我到他们家作客,他的儿子对客人视若无睹,所有精力都集中在电脑屏幕上。( s# G8 K- {# S6 K' h+ \; ?% |7 s
, h( d' W& Y; l! T; k 他的妈妈说:“你已经玩了很久了,再玩15分钟不要玩了。”孩子没吭声。15分钟过去后,妈妈并没有任何说法,几乎是把这事给忘了。
: Q* h0 L6 N+ F% A, D
% w1 A \! e5 q4 o 等 到差不多又过去了30分钟,妈妈做好饭端出来,看孩子还在玩游戏,她开始大喊:“你这眼睛还想不想要啊,都玩一上午了!快来吃饭啦!”孩子还是没有反应, 妈妈端了一碗汤放到儿子的电脑桌旁,说:“喝掉!”然后开始向书房里的爸爸吼叫:“你就不能管管你这儿子,都玩一上午了!”& M) f- o( @+ B ~
/ b% q6 z8 R; U' m* @" A
爸爸应声出来,摸着儿子的头说:“不玩啦,吃完饭我们去游乐场玩怎样?”儿子闻说,哦了一声咕噜噜把汤喝掉,眼睛仍然死死盯着电脑屏幕,然后又赶命似地玩了几分钟,才不情愿地跑到餐桌上来吃饭。
* d- z+ J' a& l# s1 Y0 E+ {9 y2 l1 Q* R; H7 t4 s& K v% d& a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可以看出其母亲从小并没有为儿子订立一些规则,或者是自己没有按照订立的规则严格执行,致使孩子钻了空子。
+ r& O4 k7 H) ]
0 G4 p* P& W0 w; r 其父亲则是没有采取任何惩罚手段,而只是以满足孩子其它的愿望来中止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这样反而容易导致孩子霸道无礼,只会一味放纵自己并认为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都理所当然。
0 J$ o9 G$ e+ Q+ y) Q# W J' U2 e! P0 [& L0 Z9 l
美国妈妈:带孩子要狠心些!, g. K) D' B8 l8 P. o" M
. x- r0 l3 S9 Q: Z" p4 `; b; H. T 纵观美国妈妈带孩子,的确有很多科学的方法。总的来说是她们比我们更狠心。有时我们逛超市,会看见一些妈妈在专心为自己挑衣服,而一两个月大的宝宝却在篮子里哭个不停,妈妈就好像没听见一样。: p! \* q I4 B9 f p4 \
3 i6 [8 b9 \# I8 m |1 r 那时候想不明白为什么孩子哭了这些妈妈不去抱。后来才知道这就是美国妈妈称之为“哭就放下随便哭,笑就抱起陪他玩”的道理,其实也是对婴儿哭闹“Time Out”的一种惩罚方法。: X! l) G0 D4 r, F/ Z$ R
8 }5 Z0 c- m' k! r
如很多美国夫妻为了不影响夫妻生活,孩子三四个月大便让孩子单独睡一个房间并让孩子睡整觉。如果你问她们是如何做到的,孩子那么小不会哭着要喝奶吗?$ Y R9 `$ ?' r
, I* u4 m/ c2 \$ F `2 T7 I: X
她们会说,婴儿哭是对肺部呼吸的锻炼,只要控制不哭超过45分钟就不会有问题,而宝宝通常哭15分钟左右就会自动睡着了,下次她知道哭也不会有人来抱就不会再哭了,而是会一放到床上便乖乖睡觉。也因为知道晚上不会有奶喝,白天自然会多喝奶。
% Y% i, h( V C3 y- g2 o5 y" v" U9 a3 N. z! x
而其它方面,如吃饭问题,美国妈妈通常是安排宝宝坐到高椅上吃饭,孩子爱吃就吃,不爱吃就算。只要离开高椅,便不会再给孩子吃了。
l7 i8 g/ b% g' \1 H# i7 B* e& u" m
' c6 ^+ Z! P2 O 这样便养成了孩子坐在高椅上吃饭的习惯,如果不乖乖坐在高椅上,那就没得吃要饿肚子了。孩子尝过饿肚子的苦,自然便会乖乖在规定的地方吃饭了。
9 Z3 a9 x8 y, Z
3 z, Y, F# K/ | 而等到孩子能自己吃饭时,美国妈妈通常也不喂了,随便孩子自己吃,很多孩子刚开始自己吃饭都会吃得一塌糊涂,妈妈们也无所谓,只要他们能自己动手吃就好了,再加以一些如何用勺子叉子之类的引导,慢慢地孩子便能掌握吃饭技巧,一两岁便能自己吃饭不需要家长喂了。中国人总是很重视孩子吃的问题,担心孩子吃不多吃不饱长得不够好,所以孩子不想吃了还要追着喂,或者吐出来了还要塞回去,其实这样反而容易造成孩子厌食。
9 _! i! t; I. B y7 O! o3 h
: R$ T& i( v4 y! J 其实孩子饿了自然便会吃,孩子不想吃的时候表明他还不饿,强迫孩子吃只会有反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宝宝通常婴幼儿时期很多都比美国宝宝长得胖长得壮,但从五六岁开始,中国孩子就长不过美国孩子了。
1 f; H- L1 e1 [6 c# z* i! m/ e) L% O- _! j) B
这虽然跟食物类型不同有关,中国人给宝宝吃大量淀粉类食物如米饭面条容易肥胖,而美国人给宝宝吃大量奶制品以长高长壮,同时也有跟饮食习惯有关。! E5 \( n* y# M2 K' T
V3 s7 h. M! e3 A6 P/ z
很多中国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到四五岁便开始厌食偏食,而美国孩子则因为养成了好的习惯,到四五岁时开始胃口大开成为杂食动物。因此,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比多长几斤肉还是要重要得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