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主要经济数据将在下周公布,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业界预期4月CPI将维持在5%以上的高通胀,专家并预估人行将在5月底或6月初再次升息。专家表示,尽管经济增速放缓是中央主动调控的结果,但不可否认,未来宏观经济将面临高通胀而经济增速趋缓的双重压力,中央应在控通胀和稳增长之间寻求适当平衡。 上海证券报报导,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指出,3暂以来,价格上涨的架构发生了变化,蔬菜价格已经明显回落,服务业价格、房价等非食品价格涨幅比较大,但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预计4月CPI仍会维持在5%左右的高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目前CPI最主要还是受翘尾因素影响。今年第一季CPI涨幅是5%,翘尾因素占到3.3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只有1.7个百分点。 张立群表示,对于经济增速下滑有些担忧,从需求来看,第一季消费增速是下降的,从外贸来看,第一季是逆差,而从出口来看,预计第二季出口增长率可能比第一季的26.5%还要低一些。 中国证券报报导,东吴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黄琳表示,翘尾高企、新涨价动力的惯性特徵及难以缓解的汇入性通胀压力,将使得CPI在第二季达到年内新高,预计4月CPI涨幅大约为5.3%,6月出现高峰值概率较大,或达6%左右。 黄琳指出,随着紧缩效应的逐渐显现及翘尾因素的减弱,CPI同比增速在第三季以后将有所回落,但周期因素(蔬菜价格反弹)、架构性因素(劳动力成本、租金)及国际因素使通膨具备长期化趋势,预计实现全年4%的调控目标困难重重。 黄琳认为,在流动性出现拐点而通胀继续上行的背景下,人行可能转而更多运用利率政策,由于4月已升息一次,人行需要一段时间对升息效果进行观察,预计随着CPI继续上行,5月底6月初或再次升息25个基点。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霍德明表示,4暂PMI回落在预料之中,是中央调结构、抑通胀而采取一系列紧缩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央主动调控的结果,在可控之内,且经济适度回调有利于中央经济的结构调整。 世界新闻网 |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加拿大伦敦华人网
GMT-4, 2025-4-19 04: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