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这个倡导多元化的移民国家,或许每个人都曾经对下列问题有过思考:我们该如何理解“融入主流社会”这一比较流行的现实标准?主流社会到底是什么?融入本地社会是否等同于融于主流社会?如何处理我们的母国文化与本地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国人如何在多元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我们当然很难找得到一个标准的答案,或许,1000个人就有1000种不同的理解。 移民在海外,我们多么渴望在万里之外重新枝繁叶茂、收获那一种毫不亚于我们曾在国内拥有过的成功。而关于成功的标准,流行的一种说法,叫做“融入主流社会”。 到底何谓“主流社会”?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同胞眼里,自然是早于我们在此安居乐业、以官方语言英语或法语为母语、且人口比例和经济实力都占据优势的的“白人”阶层,正是他们代表着加拿大社会的“主流文化”。 因此,“融入主流社会”的现实标准,不外乎工作环境以本地雇员为主,能将英语操练到可与本地人过招的水平,且收入达到本地平均水准以上等。如果还要再加多一点,也不过是偶尔跻身本地人的聚会,享受一下本地的休闲娱乐如泡酒吧、看电影、听歌剧什么的。 然而,就算有人用很短的时间先一步达成上述目标,依然还有那么些隐痛藏在心底,时时浮现,挥之不去─为什么,肥皂剧中总有我们听不懂的潜台词;同事的小笑话,总要慢半拍才反应过来;更别提他们熟捻亲昵的体育明星、艺人轶事,政坛掌故,往往都是我们闻所未闻的。 日前,有机会列席友人的公民入籍宣誓,大法官一席话令人深思。法官在阐明为何要宣誓“遵循加拿大法律”的时候,强调说,因为加拿大是世界上一个非常独特的多元文化国家,不同族裔的语言、宗教和文化背景都各不相同,因此,一个共有的、大家都需要严格遵守的法律,就是维持加拿大和平和繁荣的必要条件和唯一纽带。最后,法官颇为动情地说,“这就是加拿大─我们共同的家,欢迎大家回家!” 哦,原来这是我们的“家”。仔细想想,我们真地已从心理上、情感上都认同和接纳这个“家”了吗?果真如此,一个人在自己家里,还有必要从某一个阵营“融入”另一个阵营吗? “主流”─一个多么似是而非的概念。什么叫主流?400多年前,本地的“主流社会”是土生土长的原住民印地安人和因纽特人,那么,当初乘坐海船登陆来的第一批法裔新移民,如果也渴望融入主流,那么他们该积极地融会到本地的原住民和因纽特人的文化中去吧? 如果以族裔人口多寡和经济实力作标准,这个“主流”是不是就等同于“欧裔白人”了呢。结论依然不那么可靠。白人里还有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土耳其人、墨西哥人、东欧人……到底哪个族裔才是主流、哪个又是非主流? 事实上,从上世纪后期开始,加拿大作为欧洲移民国家的传统已有了显着的改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裔人口占加拿大移民的90%,而亚洲只有3%。到2007年,欧洲移民的比例降为16%,而亚洲的则增长为58%,其中来自中国的移民比例最高,占到14%。加拿大统计局调查报告显示,预计到2017年加拿大人口结构将呈现全新的局面─不同国家出生的人将会占据总人口的大部分。 其实,上世纪初加拿大也曾走过一段如美国一样、着力以“熔炉”政策锻造一元化的“主流文化”之道。1960年代前后,一元化的政策带来了诸如种裔矛盾、价值观纷争等诸多问题,之后的加拿大转而走向更具包容性的“多元文化”发展之道,即“马赛克文化”。 1971年10月8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明确指出:“虽然我们有两种官方语言,但没有官方文化,没有任何族裔集团优于其它集团”。1988年,加拿大国会正式通过“多元文化法案”,从法律上保证各族裔的平等和保留各族裔文化传统的权利。仅以语言为例来看,目前全加拿大范围内共存的语言多达62种之多,包括18种原着居民语言。 所以说,如果真要追寻加拿大“主流文化”的内涵,答案只有一个:一种兼容并包、各民族和谐共处的多元文化。如果我们期望的“融入”,是指生活质量达到社会中等以上水准;在政经界代表我们的声音能更强大一些,这样的期望再合理不过。不过,更深层次上文化、情感的认同,也许毫无必要去强求自己融入哪一族裔的模式吧。 事实上,我们越能珍惜并持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就越能为本地的多元化文化贡献出独特的绚丽之光。让我们更自信、更开放地投身于本地生活,以主人翁心态过好每一天。(北美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